第一次要創業,心裡頭是非常興奮的。 畢竟現在要談的,是屬於自己的公司、屬於自己的事業。
一切從零開始,我就是公司第一個員工,公司還沒有辦公司登記、沒有電腦、沒有電話,連公司的名子都還沒有,所以,除了擬訂一份完整的工作計畫及時程之外,先幫公司取個名字,並且找個家,是當下的首要之務。
公司命名
幫公司取名字的過程,其實就跟幫小孩子取名字的經驗很像,常常會帶有一些迷信在裡頭。我們找了一位姓名學的老師,提供了老闆的姓名,以及公司預計要經營的項目,老師就提供了幾個字組的選擇,最後我們再從字組之中,挑選出屬意的字
世鼎生技,這個公司名就這麼誕生了。
尋找廠房
尋找廠房這件事,跟找房子一樣,最快的方法就是把需求告訴仲介,請仲介幫忙尋找合適的物件。而最初始的條件設定,就必須仰賴事前的規畫,以及部分的想像力。
好在我在前幾份工作中,都曾經有過規畫產線的經驗,所以這次就依樣畫葫蘆。
首先,要先將幾個重點區域劃分出來,包含:
- 辦公室
- 生產線
- 倉庫
- 會議/會客區
生產線
以上四個重點區域中,最重要的就是生產線。
首先,先將產品的製程流程圖畫出來,接著,將每一段製程工站所需要的設備、硬體(例如工作桌)及操作空間寫下,再來就是依據我事業計畫書中所規畫的營收及產量,設定設備、硬體的需求數量,以需求的操作空間有多大。
上述的這件事完成後,基本上就可以先畫出一張簡圖,生產線所需的面積,就可以初步規畫出來了。
倉庫
再來第二個重點區域,就是倉庫。倉庫的重要性,僅次於生產線,原因是倉庫的規畫,會深深影響三件事:生產流程的運作、品保、產品的吞吐量。簡單的來說,倉庫的規畫,會間接影響到的是產品的「量」和「質」。關於倉庫規畫的重要性,我在這篇文章有更詳細的說明。
辦公室
辦公室的部分,大概就是先預抓一下,爾後日常運作需要的辦公室人員會有哪些。
以新創的小公司來說,我認為先預留5個位子應該可以應付前三年的需求了,簡單畫個圖,規畫一下座位和櫃子、層架的擺放,大約七八坪的空間應該就很足夠了。
會議室
會議(會客)室的部分,大概就是擺個大桌子和幾張椅子,放個白板,人員可以走動,兩三坪應該就ok了。
四個主要使用空間的面積大約抓出來之後,就可以請仲介大哥開始幫忙囉! 大約兩三週的時間,很幸運的找到一個符合需求,離家又不太遠的廠房。
看了幾次現場,拍了些照片,丈量了一下空間尺寸,並且依原先的空間規畫,配合實際廠房的地形尺寸,畫出平面設計圖,確認廠房符合需求後,很快就和房東見面,完成簽約了。
辦公室裝修與產線建置
廠房租好之後,接著就要緊鑼密鼓的開始進行辦公室的裝修和生產線的建置了。
以先前所規畫的整廠平面圖作為依據,在發包前要做細部的平面圖繪製,必須考量許多細節,例如:每個隔間的區域範圍、進出門窗的位置、電源插座的分配、空調的配置、燈具的規畫…等等,這些細節都必須經過仔細的沙盤推演,考慮日常運作可能的需求,盡可能做到最大的擴充性跟最節省的成本。
畢竟,創業初期的每一分錢都很珍貴,都應該用在刀口上才對
細部的平面圖完成之後,接著就是分別發包給木工、水電、空調、燈具等廠商,討論施工的重點,工期安排等等。
當然,其實也可以發包給一個統包商,由統包商來做整合,優點是可以節省監工以及中間溝通協調的瑣事,缺點則是需要支付所謂的管理費用。
對於新創公司來說,能省則省,所以我選擇自己來各自發包,自行監工。 而施工期間,我就用折疊桌跟塑膠椅來當我的臨時辦公室啦~~

整個施工的工期大約有一個月之久,其中比較麻煩的,其實是協調不同包商的工期,還有跟工頭討論施工的品質。
工期協調的部分,像是木工跟水電的施工,其實是需要相互配合的,木作必須先來進行部分的工事,接著由水電接手配線,然後再由木工跟油漆來善後完工。
施工品質的話,就和施工的師傅的習慣以及責任感有關係了。有的師傅很有責任感,你的要求他都會做到; 而有的師傅就比較皮一點,不但定時休息,而且只要有稍微高規格的要求,絕對是臭臉加上碎念伺候。
因此,若是希望整體的工期縮短,並且品質提高,在不同包商中居中協調的工作就變得格外重要。
黃天不負苦心人,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緊迫盯人,辦公室終於完工,我終於有個像樣的地方可以辦工啦~~

完工初期,其實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:
有天早上,我到公司的時候,進門竟然發現辦公室的玻璃碎了一地,還以為是遭了小偷,連鄰居的阿婆都跑來關切。 後來清點了一下財物,確定沒有短少之後,就通知玻璃廠商來換玻璃結案了~~

以上就是整個公司成立,以及廠房、辦公室建置的過程。 硬體完成之後,再來就是產品的誕生了,詳情就下回待續囉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