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來聊聊關於我那段「回役」的回憶。
2007年,我從應力所畢業,2008年進入了友達服國防役。2009年,我放棄了國防役回到軍中。
國防役
首先要先簡介一下國防役。
「國防役」這個詞已經是歷史,對現在的人來說,應該蠻陌生的。國防役的正式名稱是「國防工業訓儲預備軍(士)官」,是現今「研發替代役」的前身。
國防役是60、70年代時的產物,當時國家為了發展國防工業,提供碩博士畢業生的一個服役選擇,服役的期間,需先接受3個月的新兵訓練,接著就是在公司上班4年,服務期滿就算退伍。
在比較早的年代,國防役主要都是到像中科院這種單位,為國防工業盡心力。到了90年代,為了加速電子業起飛,服務單位就增加了許多的科技公司。
國防役在一般人的眼中,其實是一個蠻爽的選擇,因為除了3個月的新訓之外,剩餘的4年時間,基本上就是一般的上班族,相較於其它同學,可以更早踏入社會開始賺錢。
回役
再來要提一下,什麼是回役?所謂的回役,就是回到軍中繼續服役。
斯斯有兩種,回役也有兩種。
第一種是那種當兵當到一半,因為犯罪被抓去關,或者是逃兵而中斷役期,服刑期滿或是逃被抓到之後,再回到軍中。
第二種回役,就是國防役回役。就是國防役4年在公司上班的期間,如果想要離職不幹,ok,就是先回到軍中把你欠國家的役期補好補滿。
我是善良守法的好國民,所以我的「回役」回憶,是屬於第二種。
為何要回役?
重點來了,既然國防役這麼爽,只要當3個月的兵,然後就可以進科技業賺錢四年,
為什麼我還要回役呢? 這個問題的答案,在我心中是相當明白,但是在他人眼中卻是不明不白。

記得在唸研究所的時候,家裡的經濟狀況出了問題,那時候,我就很急著希望能夠早點出社會賺錢。
當時那個年代,科技業正經歷了一段非常風光的年代,「科技新貴」這個詞,就是那年代的產物。
於是我理所當然選擇進入科技業服國防役。
分紅費用化
但好景不長,2007年那附近,「分紅費用化」開始上路,
2008年之後的科技公司,基本上不再配發股票,員工能夠靠著領股票提早退休的故事從此消失。
我正好經歷了那個時期的發生。
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,在友達的研發工作,我找不到任何工作上的熱情,
在薪資上,少掉了可以靠著「領股票大賺一筆」的機會,再加上當時看了很多關於「賺大錢」的書,
因而開始「夢想」與「幻想」著要創業賺大錢。踏出舒適圈尋找更好的機會,這個想法就在心中悄悄的萌芽了。
未完待續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