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就像五顆球不斷在拋接,工作、家庭、健康、友情、學習,
每一顆球都是玻璃做的,一不小心就碎裂一地
2020年,在我購買這本書的兩年後,我再次翻開了這本書,重新看了一遍,這一次的感觸更深。
我說,四十歲這個年紀,真的好辛苦。上有父母,下有兒女,肩負家計的重責大任,身上背負的實在好多。 也難怪人家會說,這個年紀的人,通常都是在一生中,距離神性最遠的時期,因為真的沒有太多多餘的心力。
兩年前,初次閱讀這本書的我,正考慮離開自己建立的事業,當時所想的,是如何捨下自己的事業,去取得更好的經濟狀況。
事隔兩年,我取得了相較之下比較好的經濟狀況,但是卻也因為這個工作的關係,似乎失去了一顆喜樂的心,失去了真正「用心」陪伴家人的時光。
追根究底,是因為自己還是不夠了解自己,為了表面上的自由,選擇了和自己個性並不合適的職務。
時間是有限的
我們每一個人,生來最公平的一件事,就是大家所擁的時間都一樣多,即便你一出生舌頭下就含了一根湯匙,每天一樣只有24小時。在這人人平等的一天24小時中,我們必須把時間分配給家人、朋友、健康、工作和生活(休閒娛樂)、自我成長這幾個面向。
很現實的,時間總是不夠用的,生活不像考試,我們沒辦法讓自己每一個面向都拿到令人滿意的高分,我們只能作出取捨,讓某幾個面向的得分高一些,並且技術性的犧牲某些面向。
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,但是能夠追求,或是想要追求的東西,不論是物質上的金錢、車子、房子也好,無形的名聲、權力也好,卻是無窮無盡。
因而,很多人為了追求而傷透腦筋,並且為了追求不到而失去了喜樂的心
人生真的沒有平衡
在過往,人們總說要尋求work-life balance,我們在職場上,也不斷試著要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但事實的真相是,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平衡這件事。什麼都想追求,不作取捨的結果,很可能就是「什麼都做了,卻什麼都沒做好」
我們能做的,是透過取捨的過程,作出部分的犧牲,盡力維護「部分的平衡」。
人生必須取捨
工作、家庭、健康、友情、學習,這五個面向,在每個人心中的重要性跟順序都不同。
我們沒辦法知道當下自己的取捨是否正確,並且人生也無法預演,現在的選擇,將來的自己是否會滿意,也只能到了將來才知道。
透過憲哥書中的50個故事分享,我們或許能從其中先找到一些自己的方向,能捨而後能得。
博客來連結: